前言
印度战舰刚靠港,菲律宾人就看穿了猫腻。本想靠威慑阵仗撑场面,结果像穿了件破洞西装,远看唬人,近看寒酸。
德里号驱逐舰满载应该是8枚布拉莫斯,实际只带了4枚,其余全是空架子充门面,印媒吹嘘的远洋威慑瞬间成了笑话。
印度海军为何如此外强中干?在解放军手下真能走过一回合吗?
作者:含
4发导弹撑门面,印度海军的"家底"被一张照片扒光
8月4日,当印度海军编队完成所谓的联合巡航后,一个尴尬的真相被彻底暴露了。
这次印度派出的三艘军舰,分别是德里号驱逐舰、基尔坦号护卫舰和沙克提号补给舰,其中德里号作为旗舰最为引人注目。
菲律宾军迷在马尼拉港开放日期间拍摄的几张照片,却意外成了印度海军的照妖镜,把这支编队的真实实力暴露得一清二楚。
照片显示,德里号上的两座四联装布拉莫斯导弹发射器,右舷那座仅装填了一发实弹发射筒。
其余三个位置空空如也,只有一个发射管外罩在那里充门面。
左舷那一座情况稍好,装了3发实弹,但也空置了一发位置,整个编队总共就带了4发布拉莫斯导弹。
要知道,德里号在2022年现代化改装时,原本是要装备8枚重型超音速导弹的。
这种两三吨重的大家伙,单枚价值就超过300万美元,射程达到450公里,被印度媒体吹捧为南海威慑的王牌。
可现实却是,连一半的装载量都没达到,剩下的发射架就像没装牙齿的老虎嘴,看着吓人实际上毫无威慑力。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德里号的发射器工艺水平实在不敢恭维。
由于俄方并未提供倾斜发射技术,印度只能自己用几根角铁焊接而成,整体看起来山寨味十足。
与中国052D型驱逐舰那种模块化、全自动垂直发射系统相比,差距不是一星半点,简直是隔代的技术水平。
德里号不具备反舰导弹海上再装填能力,这意味着这4发导弹打完了就没了。
编队里的另外两艘护卫舰也没有配备布拉莫斯,所以印度海军这次的全部家当就是这可怜的4发导弹。
4发导弹能干什么?恐怕连给解放军的一艘驱逐舰挠痒痒都不够。
俄罗斯断供,印度军工现出原形,东进战略成了一厢情愿
印度海军装备如此捉襟见肘,背后的根本原因让人深思。
布拉莫斯导弹虽然名义上是印俄合作产品,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都掌握在俄罗斯手中。
印度所谓的自主生产,实际上就是个组装车间,缺乏真正的核心制造能力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的军工生产能力被战争需求完全绑架。
莫斯科方面当然要优先满足自家前线的弹药消耗,哪还有精力顾及印度的订单?
结果就是印度陆海空三军都在抢这点可怜的产能配额,供不应求成了常态。
菲律宾在2022年就签署了价值3.75亿美元的合同,订购3个陆基布拉莫斯导弹营。
到现在为止,也只交付了2个导弹营,交付周期被大大延长。
这种依赖进口的军工模式,让印度在关键时刻显得极其被动。
更深层的问题是,印度军工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确实堪忧。
德里号从1987年开工,到1997年正式服役,前后整整耗时10年时间。
同级别的驱逐舰,其他国家从开工到下水通常只需3至5年,印度的效率可见一斑。
直到2022年才进行现代化改装,换装了意大利的奥托·梅莱拉76毫米舰炮和布拉莫斯导弹发射器。
这种万国造的装备模式,看似先进实际上隐患重重。
不同国家的武器系统整合困难,维护保养成本高昂,战时的供应链风险更是致命。
在这种背景下,印度的所谓东进战略就显得有些一厢情愿了。
面对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常态化巡航,印度确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。
想要通过介入南海来进行反制,却发现自身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略野心。
4发导弹就想在南海刷存在感,这种做法除了自取其辱,实在找不到其他形容词。
052D vs 德里号,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,差距大到让人绝望
把德里号和中国的052D型驱逐舰放在一起比较,简直是降维打击。
两艘军舰的排水量相近,都在6000-7000吨左右,但战斗力却有着天壤之别。
052D配备了64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,可以装载鹰击18反舰导弹和红旗9B防空导弹。
鹰击18的射程超过500公里,比布拉莫斯更远,而且具备更好的隐身性能。
更重要的是,052D可以一次性装载32枚反舰导弹,是德里号的8倍。
在防空方面,德里号只有48枚施基利中程导弹,射程25公里,还需要全程雷达引导。
面对饱和攻击根本扛不住,32枚巴拉克1近程防空导弹也只是杯水车薪。
而052D的红旗9B防空导弹射程达到200公里,具备区域防空和反导能力。
在反潜能力上,差距更是一目了然。
德里号只有RBU-6000火箭助推深水炸弹发射器和533毫米鱼雷发射管,连反潜导弹都没有。
052D不仅有先进的声呐系统,还配备了鱼8反潜导弹,可以在50公里外消灭水下目标。
在隐身设计方面,052D采用了先进的隐身外形设计,雷达反射面积大大降低。
德里号的舰体设计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,武器堆砌得像苏联老古董博物馆。
更让印度绝望的是数量差距,中国海军已经拥有25艘052D/052DL型驱逐舰。
还有8艘055型万吨大驱,综合战力更是碾压级别的存在。
印度海军总共只有11艘驱逐舰,其中德里级只有3艘,而且都是老舰改装。
在南海这种高强度对抗环境下,德里号恐怕连第一轮攻击都撑不过去。
2022年的一次兵棋推演显示,德里号在面对052D的攻击时,生存时间不超过15分钟。
这还是在理想条件下,如果考虑到052D的编队协同和空中支援,德里号的命运可想而知。
印度想靠这样的装备在南海挑衅解放军,简直是在开玩笑。
南海不是印度洋,实力不够就别硬撑,这是血淋淋的教训
这次印菲联合巡航的结果,给所有想在南海刷存在感的国家上了一课。
印度海军编队在整个巡航过程中,始终游走在南海争议海域之外,压根没敢踩十段线。
解放军派出的161号驱逐舰和551号护卫舰保持26海里距离进行监视,印菲编队一看就老实了。
这种谨慎的表现,暴露了印度海军色厉内荏的真实面目。
就连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,在南海进行联合巡航时也要绕着十段线走。
印度想凭借4发导弹就敢硬闯,只能说是不自量力。
从更深层次看,这次事件折射出的是国家实力与战略野心的根本性矛盾。
印度想要在印太地区扮演重要角色,想要制衡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。
但现实却是,印度的工业基础、技术水平、军事实力都还远远不够。
真正的国际话语权,从来不是靠摆姿态、做样子就能获得的。
它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作支撑,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保障。
中国海军今天的强大,背后是4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雄厚实力。
从钢铁产量到造船能力,从电子工业到精密制造,中国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。
这才是解放军能够在南海说话算数的根本原因。
反观印度,连导弹的核心部件都要依赖进口,军舰建造周期长达10年。
这样的工业基础,如何支撑起大国梦想?
印度需要的不是在南海搞这种面子工程,而是踏踏实实地发展自己的实力。
只有当印度真正具备了与战略野心相匹配的实力时,才有资格在国际舞台上指点江山。
否则,像这次一样被菲律宾军迷随手一拍就暴露底牌的尴尬,还会不断重演。
南海的和平稳定,需要的是各国的理性克制,而不是虚张声势。
印度如果真的想为地区稳定贡献力量,就应该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专心发展自己,与邻国和睦相处,这才是负责任大国应该有的态度。
结语
这次印度海军的南海之行,与其说是威慑展示,不如说是一次现实教育。4发导弹的尴尬配置,让全世界都看清了印度海军的真实水平。
在国际舞台上,实力才是硬道理。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实力作支撑,再华丽的战略构想也只是空中楼阁。
印度的这次教训,也给其他想在南海刷存在感的国家敲响了警钟。你觉得印度还会继续这种冒险行为吗?
参考资料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
高开网配资-便捷股票配资-炒股加杠杆软件-配资网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