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师报讯(通讯员 刘琪)10年前,罗阿姨(化名)因宫颈恶性肿瘤做了子宫全切和淋巴结清扫术,术后还做了放化疗。本以为顺利闯过了“癌症关”,没想到3年前右下肢却慢慢肿起来,起初脚踝肿没在意,后来肿到小腿,近2个月更严重,穿不上鞋、走路又胀又疼。
一次偶然机会,她刷到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 “肢体淋巴水肿” 科普推文,发现对方的症状和自己一模一样,立刻决定来杭就诊。
到院后,罗阿姨先挂了淋巴水肿专病号。医生考虑到她有癌症病史,医生先请妇科肿瘤专家评估——万幸,肿瘤没有复发或转移。随后血管外科刘永昌副主任医师安排她做了淋巴显像和磁共振,确诊为 “右下肢重度淋巴水肿(3 期)”。
手术打开淋巴“新通道”!
“罗阿姨很可能是因为之前手术清扫淋巴结,加上后期放疗,堵了下肢淋巴液的回流路,液体积在组织里才肿的。” 刘永昌解释道,“像这样的重度水肿保守治疗效果微乎其微,得手术给淋巴液开‘新通道’。”
针对罗阿姨的情况,团队为她做了超显微右下肢淋巴管-静脉吻合术(LVA):医生在显微镜下,把堵死的淋巴管和附近健康静脉 “接” 起来,让淋巴液顺着静脉正常回流。
手术很顺利。术后第二天,罗阿姨就能正常下床,腿涨感明显减轻;第三天测量,右下肢周径比术前最大缩小 7.6 厘米!“之前腿又沉又胀,现在终于能好好走路了!” 罗阿姨说。
1个月后复查,罗阿姨的右下肢肿胀又好转不少,小腿和足部改善尤其明显。淋巴管磁共振造影也显示,吻合的淋巴管和静脉 “通得很顺”,淋巴液回流完全正常。
当天,血管外科淋巴水肿专科护士盛瑶晨还手把手教她用 “短延展绷带”、做手法引流,叮嘱:“平时可适当散步,但别久站久坐,绷带要按要求缠,皮肤也得护好,别受伤感染。”
有手术效果打底,再加上专业术后指导,罗阿姨更有信心:“回去一定按护士说的做,争取让腿肿彻底好起来!”
高开网配资-便捷股票配资-炒股加杠杆软件-配资网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